来源:网络
发布时间:2015/2/10
作者:
浏览:1107次
|
文/丁火
这要从一个小姑娘的故事讲起。
她在网上悲情呼救,因为抑郁症。因为我自己的抑郁症持续了三年多,体会过那种生不如死的绝望,所以遇见的都会主动帮助一下。于是请她加了我。她是一个大二的学生,在成都学艺术类专业。
仔细一聊,她没到抑郁症的程度,只是有心理问题。她的问题表现为一个强烈的纠结:为什么自己不能去心向往之的南京生活,而必须困在糟糕已极的成都。我问她为何对南京如此向往,她的回答很模糊,因为那里有江南的灵秀,有艺术氛围,那里遇见的人很不一般。
我与她面质,首先南京与成都的差别不可能像她以为的那么大,任何有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,中国这两个城市完全是一个档次,各有千秋。再者,她对在南京遇见的人与事,描绘得非常模糊,丝毫看不出任何惊人动人的痕迹。至此,她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,谈话基本进行不下去了。我绕开南京的话题,问她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状况,她倒是滔滔不绝——沟通不良但宠爱她的父母,无所事事的艺术生的散漫生活,与同学无法深切交流,对人生的目标毫无概念,等等。总之,都是现在的孩子们的一些共病。
我要说的不是她的心理问题,而是她将全部人生希望寄予远方的思维模式。这种模式是人类心理的一个普遍模式,所以才有米兰昆德拉的那本著名的书《生活在别处》。
包括我自己在内,我们这代人都曾经有过生活在别处,希望在别处的阶段。仿佛这世界上一定有一个地方可以如我所愿,负载我的所有梦想。我们年轻时这个地方就是美国。那里一切都好,民主自由,人有尊严,富足新奇,所有人总会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把人生的希望寄予别处,这是心理防御的一种基本形态,按照精神分析学说,这是一种置换。一个完美的远方,其作用是使得当事人可以充分的厌恶自己的环境,很显然这是一种自我厌恶感的投射——不是我不好,是环境太糟糕。之所以举这个小姑娘的例子,是因为这种投射心理可以极端到如此地步,南京居然相比成都是天堂。相形之下,拿美国比中国还靠谱点。
我们这代人只要出国待过一段时间的,思想意识都会发生一次很大的转变。梦想,是心理结构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,一旦被撤掉,所有的认知结构都要重整。那么人不该有梦吗?我觉得是这样,没有梦想而能怡然自得是最佳的人生状态,一般人做不到。如果我们需要一个梦想,就尽量让它虚无一些,有建设性一些。什么是好的梦想呢?我觉得有两个标准:一是,它永不实现也无妨你的热忱;二,它应该使你更热爱你的现在。
刚听到一位崇拜美国的同龄人终于拿到了赴美签证,为她担忧,为她祝福。 |